南通一建破產清算✘·•▩,折射出建築行業哪些困境▩▩☁?
- 釋出時間│•:2021-11-05
- 分類│•:行業資訊
- 作者│•: 資質辦理
- 閱讀量│•:1480 次
最近✘·•▩,人民法院公告網的一則訊息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南通市崇川區人民法院於2020年4月13日✘·•▩,裁定受理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這一訊息讓人頗感意外▩·▩╃☁。
01
南通一建破產
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江蘇省崇川區人民法院根據南京海華混凝土集團有限公司的申請✘·•▩,於2020年4月13日裁定受理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並指定江蘇金平川律師事務所為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管理人▩·▩╃☁。
根據相關資訊顯示✘·•▩,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創立於1988年12月✘·•▩,改制於2000年✘·•▩,公司目前註冊資金10058萬元✘·•▩,建築總承包一級資質▩·▩╃☁。現已發展成為集房屋建築₪▩✘、房地產開發₪▩✘、市政建設於一體的綜合性施工企業✘·•▩,擁有4家控股企業₪▩✘、11個分公司▩·▩╃☁。施工隊伍遍佈上海₪▩✘、北京₪▩✘、天津₪▩✘、黑龍江₪▩✘、安徽₪▩✘、浙江以及本省的南京₪▩✘、蘇州₪▩✘、無錫₪▩✘、淮安₪▩✘、南通₪▩✘、徐州等建築市場▩·▩╃☁。
根據企查查查詢資訊顯示✘·•▩,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也存在多名失信被執行人✘·•▩,部分股東被限制高消費▩·▩╃☁。
根據資訊顯示✘·•▩,南通一建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司法案件達到了755件✘·•▩,可見風險確實不小▩·▩╃☁。
02
南通建築業特點顯著
總的來說✘·•▩,南通的這幾家建築企業多發源於地方性的國營建築公司✘·•▩,成立很早✘·•▩,憑藉充足的勞動力₪▩✘、南通人吃苦耐勞的精神₪▩✘、靠近上海的地理優勢等發展起來✘·•▩,改革開放後經過多次改制重組✘·•▩,轉為民營企業✘·•▩,充分調動了其發展積極性✘·•▩,早先的積澱也讓它們成為較早一批獲得各類一級₪▩✘、特級資質的隊伍▩·▩╃☁。
“南通N建”的歷史淵源一覽│•:
近年來✘·•▩,南通建築業持續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趨最佳化✘·•▩,技術顯著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實現了量質並舉的新跨越✘·•▩,逐步形成了門類齊全₪▩✘、專業配套₪▩✘、全國領先的產業格局✘·•▩,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2019年✘·•▩,南通市建築業生產執行情況良好✘·•▩,完成產值持續增長✘·•▩,各項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穩步增長▩·▩╃☁。
多年來✘·•▩,南通建築業也呈現出房屋建築業佔據主導₪▩✘、縣市區貢獻程度不一₪▩✘、特級資質企業支撐力強等執行特點▩·▩╃☁。
據南通統計局資料顯示│•:分行業看✘·•▩,2019年全市房屋建築業共完成建築業產值8094.9億元✘·•▩,比2018年增加706.0億元✘·•▩,同比增長9.6%✘·•▩,佔建築業總產值比重89.3%▩·▩╃☁。對全市建築業總產值貢獻率達到88.0%✘·•▩,拉動全市建築業總產值增長8.5個百分點▩·▩╃☁。
2019年✘·•▩,海門市₪▩✘、通州區建築業總產值領跑全市✘·•▩,分別為2037.1億元₪▩✘、1812.9億元✘·•▩,兩者佔全市總產值比重均超過20%✘·•▩,開發區體量較小✘·•▩,建築業總產值在全市佔比僅0.5%;啟東市₪▩✘、海安市和港閘區建築業總產值增速領先✘·•▩,分別增長16.4%₪▩✘、12.0%和12.0%✘·•▩,開發區建築業總產值同比下降3.5%;海門市₪▩✘、海安市和啟東市對全市建築業總產值貢獻最為突出✘·•▩,貢獻率分別為21.4%₪▩✘、21.3%和19.0%▩·▩╃☁。
2019年✘·•▩,全市特級資質企業新籤建築合同額₪▩✘、建築業總產值₪▩✘、房屋施工面積佔全部資質以上企業同類指標的比重均超過70%✘·•▩,從業人員期末人數佔比達到66.6%▩·▩╃☁。特級企業對全市建築業發展貢獻明顯✘·•▩,產業集中度高✘·•▩,江蘇省蘇中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南通三建集團有限公司等24家特級資質企業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471.0億元✘·•▩,同比增長19.9%✘·•▩,佔建築業總產值的71.4%▩·▩╃☁。
03
南通建築業當前需要關注的問題
建築業總產值增速波動較大
2019年✘·•▩,全市建築業總產值同比增長9.7%✘·•▩,較前三季度增速回落2.5個百分點✘·•▩,分縣市區季度間同比增幅波動更大▩·▩╃☁。僅港閘區全年建築業總產值增速較前三季度提升7.5個百分點✘·•▩,其他地區增速均呈現回落▩·▩╃☁。崇川區₪▩✘、開發區₪▩✘、如皋市和通州區增速較前三季度分別回落10.3₪▩✘、8.2₪▩✘、7.1和5.6個百分點▩·▩╃☁。
建築業原材料價格上漲
自《水泥行業去產能行動計劃(2018-2020)》檔案下發之後✘·•▩,環保整治風暴持續席捲全國✘·•▩,各地開展了治汙去產能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建築原材料產量✘·•▩,砂石嚴重缺貨✘·•▩,價格一路上漲✘·•▩,甚至“有價無貨”▩·▩╃☁。由於建築材料的上漲✘·•▩,甚至出現了炒沙₪▩✘、囤砂石的現象▩·▩╃☁。作為主要建築原料✘·•▩,砂石₪▩✘、水泥佔據施工總量的一半以上✘·•▩,建築企業工程施工成本大大增加▩·▩╃☁。
疫情影響下建築業發展
根據南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建築工地管控工作的通知》(通住建安〔2020〕66號)要求✘·•▩,全市所有房屋和軌道交通工程一律不得早於 2 月 20日 24 時前復工₪▩✘、開工▩·▩╃☁。短期內對行業有所衝擊✘·•▩,疫情影響體現在職員復工₪▩✘、勞務招聘₪▩✘、材料採購₪▩✘、物資運輸₪▩✘、資金壓力等各個方面✘·•▩,對於建築企業也是一個優勝劣汰₪▩✘、提高免疫力以及行業洗牌的過程▩·▩╃☁。一旦疫情結束之後✘·•▩,預計會出現專案集中爆發開工₪▩✘、趕工期的現象▩·▩╃☁。
04
建議
目前✘·•▩,我國建築產業化所需的市場化基礎已基本具備✘·•▩,從技術工人的短缺₪▩✘、自然資源的節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等方面✘·•▩,走產業化發展是我國今後建造的必由之路▩·▩╃☁。但以現在的發展狀態✘·•▩,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還存在一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將影響今後建築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建議建築企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和產品結構調整▩·▩╃☁。主要集中在裝配式建築₪▩✘、投資運營₪▩✘、房建₪▩✘、水務環保等領域✘·•▩,如中建一局和中建科技投資建設全產業鏈服務的裝配式建築智慧工廠✘·•▩,中建四局成立首個裝配式建築設計中心✘·•▩,中國鐵建成立中鐵建公路運營有限公司✘·•▩,中國交建明確將超高層建築和裝配式建築作為兩個重要提升方向▩·▩╃☁。
二是持續加大國內區域經營力度▩·▩╃☁。建築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對國民經濟影響很大▩·▩╃☁。在總量不再迅速增長的新常態下✘·•▩,傳統業務和賺錢模式將受到挑戰✘·•▩,原始的利益格局將發生變化;儘管外部市場存在不確定性✘·•▩,建築業仍是中國的支柱產業✘·•▩,也是“一帶一路”中國建設的核心支撐▩·▩╃☁。如中國建築₪▩✘、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交建₪▩✘、隧道股份₪▩✘、上海建工等企業紛紛瞄準粵港澳₪▩✘、長三角等熱點區域▩·▩╃☁。
三是海外市場成各大建企佈局重點▩·▩╃☁。如中國鐵建成立了國際投資公司✘·•▩,並於2019年在阿聯酋先後成立了5家分公司;中交二航局設立了東南亞₪▩✘、中東₪▩✘、南美₪▩✘、東非₪▩✘、南亞₪▩✘、東歐六個區域中心✘·•▩,並全部投入運營;中國建築先後成立土耳其有限公司₪▩✘、喬治亞分公司✘·•▩,進軍西亞市場▩·▩╃☁。
四是國企併購重組步伐加快▩·▩╃☁。如中建六局併購天津振津工程集團70%股權✘·•▩,拓展水利水電業務;中國交建所屬中國城鄉控股集團收購北京碧水源科技公司10.18%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中國中鐵收購山西建投集團51%股份;中鐵四局全資收購安徽宏源水利水電建設公司▩·▩╃☁。
五是數字化₪▩✘、智慧化成為轉型升級引擎▩·▩╃☁。眾多建築企業以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建設為契機✘·•▩,在數字化轉型方面開展了大量探索與實踐▩·▩╃☁。BIM₪▩✘、 GIS₪▩✘、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慧₪▩✘、 3D列印₪▩✘、物聯網₪▩✘、機器人等技術將為傳統建築行業帶來巨大變化▩·▩╃☁。數字建築將建造從設計₪▩✘、到運營和維護的建築▩·▩╃☁。數字化設計₪▩✘、所有者₪▩✘、建立₪▩✘、供應鏈✘·•▩,以建立新的資料協同效應✘·•▩,將有效率更高的₪▩✘、更好的₪▩✘、更多的協作平臺來進行建築服務▩·▩╃☁。
六是資格和企業信用體系資格的重要性▩·▩╃☁。透過企業信用評估取代原來的企業資格✘·•▩,透過未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將取代企業信用▩·▩╃☁。這時✘·•▩,業務操作要求的要求和企業風險控制體系的建立得到了增強▩·▩╃☁。低價投標必須包括績效保險和質量保險✘·•▩,並引入第三方服務以加強監督和責任▩·▩╃☁。
七是完善整合技術▩·▩╃☁。我國八十年代的工業化沒有持續發展✘·•▩,一部分原因在於很多構造節點的處理上不夠成熟✘·•▩,出現大量漏水₪▩✘、裂縫等問題▩·▩╃☁。而目前建造的工業化工程的構件主要是預製樓板和預製剪力牆✘·•▩,構件之間連線點的質量隱患並沒有解決✘·•▩,缺乏技術的創新✘·•▩,而且現場的敲鑿操作較多✘·•▩,很多預製的鋼筋被截斷✘·•▩,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工業化技術配套不完善✘·•▩,未形成整合技術體系▩·▩╃☁。現階段的技術發展也主要是以單項技術₪▩✘、單個企業技術的推廣應用為主✘·•▩,技術上和組織上缺乏有效的整合和整合✘·•▩,難以發揮技術應用的綜合效益▩·▩╃☁。因此我們應該在解決連線技術難點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成套的技術體系✘·•▩,把單個的技術整合化✘·•▩,形成體系✘·•▩,才能產生整體的效益▩·▩╃☁。
八是堅持貫穿可持續發展理念▩·▩╃☁。雖然目前我國的工業化建造還處於探索階段✘·•▩,存在諸多問題✘·•▩,但面對技術工人的短缺和自然資源的匱乏✘·•▩,走產業化的道路將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開始建造時✘·•▩,就要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建造中去▩·▩╃☁。如在建造之初就應該考慮到以後的維修₪▩✘、維護₪▩✘、替換等各個環節✘·•▩,做到構件₪▩✘、部品的可替換性▩·▩╃☁。同時也要考慮到建築功能的變化✘·•▩,使用人員和功能的改變對建造的影響✘·•▩,使建築真正意義上做到可持續發展▩·▩╃☁。